白領需要當心“手機幻聽癥”困擾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相信不少朋友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模糊間仿佛聽到手機鈴聲在響,但是一看卻根本沒有來電,而這種情況被稱作做“手機幻聽癥”。傳統醫學上的幻聽是一種歪曲或奇特的聽覺,并沒有相應的外部聲刺激作用于聽覺器官。病人有時會聽到有人在喊救命,但這種聲音在現實的外部聲場中并未存在。“幻聽”困擾都市白領。
身邊人的真實事
“我平時把手機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會兒就仿佛聽見手機響起,取出手機一看卻根本沒有任何電話。現在我總想把手機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電話和短信。”在醫院的心理門診,劉小姐這樣對心理醫生痛苦地說。
而從事新聞工作的顧小姐,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每天與手機寸步不離,以便隨時接聽報社或讀者來電。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對手機產生了強烈的“恐慌”。“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總是在快要睡著的時候,突然驚醒,覺得聽到自己手機鈴聲。我明明記得睡前已經關機的,但還是覺得有鈴響,真的聽得非常真切。”每天晚上顧小姐總要這樣折騰好幾次,晚上9點睡下去要到凌晨一兩點鐘才能睡著。
“實在是不行了,就干脆把手機電池板卸下來,才能安心睡覺。”
為什么會出現“手機幻聽癥”
和顧小姐有相同情況的上班族并不在少數。類似的情況正困擾著許多年輕的上班族,這樣的病人已占心理科門診的近三成。專家表示,這種“幻聽”往往是由于工作壓力造成的,偶爾出現并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但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就要小心“強迫癥”了。依賴手機引發“幻聽”。
專家分析,“手機幻聽”的心理問題很大部分源于現代白領對高科技產品過分依賴所造成的“強迫癥”。“幻聽”現象多與職業有關,如銷售、咨詢、媒體等從業人員頻繁使用通訊工具,往往在鈴聲一響時就得立即投入工作,這些人長期處于“待機”狀態,強烈的心理暗示會誘發“幻聽”,而在就業高峰時期,不少應屆畢業生也會加入手機“幻聽一族”。
對此,專家認為,“手機幻聽”現象尚不能歸入“幻聽癥”的范疇,因為后者在醫學上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的前期癥狀,而目前普遍困擾都市人生活的“手機幻聽”現象其實質是一種強迫癥的表現,“人們有的時候是在明知道不是自己的手機在響,還是不自覺地拿出手機,這其實是身體里的潛意識給出提醒,告訴你,必須要緩解壓力了。”
${FDPageBreak}
你是否患上“手機幻聽癥”而不自知?
●擔心手機會響,每半小時看一次手機
●手機無來電,卻能“聽”到手機鈴聲
●無論手機放在哪里,都覺得手機在響鈴或振動
●手機來電時異常緊張,甚至心跳加速
●換了新手機,還“聽”到舊手機鈴聲
${FDPageBreak}
“手機幻聽”是心理壓力信號
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品,人們用它溝通感情、聯絡業務。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依賴手機,把它掛在脖子上、綁在手腕上,一刻離開手機,也會覺得渾身不自在,這是由于過分依賴手機而形成的一種“強迫癥”。
目前很多人會像拒絕電視、拒絕上網一樣選擇把手機“丟掉”一段時間。不過,專家指出,“丟掉手機”問題的關鍵不在手機,而是存在于人們心中的壓力,“這是我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即通過某些形式消除內心的緊張,因此最重要的是尋找到根本的壓力源,然后‘對癥下藥’,”另外,專家也給出一些緩解方法,“可以向你身邊的朋友或是咨詢師傾訴,也可以參加一些與你工作完全沒有關系的活動,比如說現在比較流行的陶吧、十字繡等,最重要的是讓身心都安靜下來。”
輕微的“手機幻聽”現象,時間短,頻次低,可以被認作手機疲勞綜合癥,一般不影響健康。人有壓力、有焦慮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去解壓。對于大多數輕度“手機幻聽”的人而言,可以在應對上做一些適當的調節,根據自己的個性改變工作性質;或者調整工作、生活節奏,使自己得到放松;或者嘗試通過經常更換手機鈴聲,采用一些相對舒緩和輕松的樂曲,以轉移注意力,放松身心,起到心理減壓的作用。甚至可以尋找適當的一天將手機徹底關閉,充分獲取輕松的自我空間。
另外,要從根源上預防手機幻聽癥,就要注意給自己減壓,如每天定時參加體育運動、聽音樂放松心情。或者短時間專注一下與工作無關的事,如剪紙、畫畫、練書法等,都可舒緩心理壓力。但如果出現持續、嚴重的幻覺,可能就是已發展為“強迫癥”,真正嚴重的“幻聽”屬于精神分裂癥的癥狀之一,應主動求醫,進行心理治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