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難過苦夏分清體質輕松度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夏天一向是高血壓患者比較難過的季節,不少患者很容易因為起居飲食不當出現病情加重、血壓急劇升高甚至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專家指出,夏季高血壓患者需要輕松應對,必須先弄清自己的體質,不同體質的高血壓患者在消暑降溫、飲食起居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禁忌和注意。
炎夏應對高血壓 最好先辨體質
夏季炎熱,高血壓患者須加強防范。但從臨床來看存在不少誤區,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在采取防范措施時不辨體質,有時往往適得其反炎夏季節,不同體質的高血壓患者從喝水、運動到吹空調都有不同的講究。因此,要有效防治高血壓,必須先分清體質。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高血壓患者可分為肝火型、氣虛型和痰濕型三大類,這三類人群一般有如下特點:
肝火型
這類高血壓患者多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多呈現出口干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急躁易怒、舌苔增厚等癥狀。
氣虛型
這類高血壓患者多以老年人為主,一般身體都比較虛弱,他們多數身體乏力,懶得動,動則氣喘,且厭食、大便不通或大便溏瀉,舌質淡、舌苔薄白。
痰濕型
這類高血壓患者各個年齡階段都有,但仍以50歲至70歲的中老年人為“主力軍”,他們身體偏胖,夏季多出現食欲不振、肚脹腹瀉、舌苔厚膩、容易疲勞、睡眠質量不高等癥狀。
消暑篇
氣虛、痰濕型高血壓 降溫“悠著點”
盛夏天氣濕熱,加上因空調造成的室內外高溫差,不少高血壓患者會出現血壓“打擺子”的現象。在這一特殊的季節,要穩定血壓,最主要的對策就是避暑降溫。不同類型的高血壓患者應會科學使用空調:肝火型患者氣溫調低一些關系不大,但氣虛型和痰濕型的患者就不能過分貪涼,建議室溫保持在27~28℃就好,并盡量保持室內溫度的穩定,縮小室內外溫差。
另外,氣虛型和痰濕型的患者給身體降溫要盡量“悠著點”。從高溫的室外進入到屋里,不少人習慣一下子把空調開到十幾二十度,先涼下來再慢慢往上調。王清海教授稱這種做法容易使血管從原來的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為血壓升高埋下伏筆。同樣,在空調房里逗留長時間后也不宜馬上出門。因為外面就是“滾滾熱浪”,血管會突然擴張。正確的做法是預先關空調、開窗門,讓室內外溫差縮小,給身體和血壓的變化提供一個緩沖期,這樣血壓就不太容易“上躥下跳”了。
專家指出,夏天為防暑長期呆在空調房里的做法并不可取,在早晚氣溫相對不太高的時候,應多到外面走動,甚至還可適當通過游泳來消暑健身。
運動篇
肝火型高血壓 夏季不宜動太多
夏季白天的氣溫實在太高,但早、晚6時左右氣溫相對不高的時候,許多高血壓患者又易出現血壓峰值,此時顯然不適宜運動,因此不少患者干脆放棄戶外運動。王清海教授稱,這種做法不太恰當。
其實患者無需刻意回避早晚的運動時間,而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運動前先測好血壓,避開峰值半小時后,若血壓已穩定下來,便可出門適當做些運動。應根據自己的病情、身體狀況,以及天氣情況來決定自己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而開始運動時,速度和力度都不要太快太大,應給自己的身體和血壓一個緩沖適應的過程。運動頻度一般控制在每周3次左右,每次持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另外,不同體質的高血壓患者選擇運動強度和運動類型也有不同的講究:
氣虛型
以節奏較慢,強度較低的全身運動為主,如太極拳、木蘭拳、勻速自行車運動、慢走等等,一些社區附設的拉伸、側轉等健身器材也是不錯的選擇。這類患者往往可以通過緩慢的運動來提升和恢復身體里的正氣,并因氣血運行更加順暢而使身體的陰陽趨向平衡。適當運動后一般血壓反而會降低。
痰濕型
這類患者年齡跨度較大,建議年輕的可適當多做點運動,而且運動的強度可以比氣虛型患者更激烈些、運動時間也宜更長些,如進行慢跑、做些包括拉伸和跑跳的保健操等等。這類患者可通過身體鍛煉來“助陽化濕”,一般在適當運動后血壓變化不會太大,但身體會覺得更清爽。
肝火型
這類患者陽氣旺盛,一動血壓就易升高,容易出現意外,反而不主張做太多運動。如果一定要運動,建議最好選擇散步。激烈的跑跑跳跳或其他長時間的運動一定要避免,以免出現血壓猛增誘發心腦血管并發癥。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無論哪一類型體質的患者,運動的頭天晚上一定要保證好睡眠,有心臟病的高血壓患者在運動前最好先服藥,運動時也盡量將藥帶在身上。
飲食篇
痰濕型高血壓宜吃干燥食物
炎熱的夏天,人體一般都易出汗,排汗使體內鹽分被帶走,對于健康的普通人來說,夏天喝些鹽茶或通過其他方式適當補充點鹽分是個正確的選擇。但對于高血壓患者,夏天 “控鹽”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規定,理由是高鹽會使血壓升高,并影響藥物的降壓效果,因此不少建議認為高血壓者每日應將膳食中的鹽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鈉折合成鹽,并嚴格保證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但從中醫的角度分析卻認為,無需太過拘泥于形式,更不必給高血壓患者每天定死5克鹽的上限。
中醫認為咸是五味之一,身體中五味要平衡,過咸固然對身體不好,過淡也一樣,即使是高血壓患者也不是吃得越淡越好。如果身體里鹽量大大低于需要,不但容易產生疲勞,同時還對血壓的穩定很不利。建議患者不必墨守成規,可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做出適當調節:如果往常口味重,每天攝鹽量在10克左右,那么適當控制到7克也可以;而一向口味清淡的人則不必刻意去限鹽。
另外,許多報道都建議高血壓患者到夏天要多喝水,但這種建議適合肝火型患者,痰濕型和氣虛型患者卻無需過多補水。相反,痰濕者多吃些偏干燥的東西,甚至適當來點煎炸的食物也不為過。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選擇各種降壓茶或湯飲,不同類型體質的患者切莫不分青紅皂白“吃錯藥”,特別要注意各類“茶”的性質,分清是清火的還是去濕或助氣升陽的。下面為不同體質的患者提供一些不同的建議:
肝火型患者可喝清火涼茶
夏枯草車前草茶:夏枯草10克,新鮮車前草15克,洗凈放入壺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能清熱平肝,利尿降壓,適用于高血壓頭痛、頭暈目眩等癥。提醒飲用階段應常測血壓,以免因血壓相對過低而引起頭昏。
枸杞決明菊槐茶:枸杞子10克,決明子10克,菊花3克,槐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能補益肝腎、平肝降壓。對高血壓屬陰虛陽亢者有效。
桑寄生茶:桑寄生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代茶飲。桑寄生具有補腎、祛濕、利尿作用,夏枯草清肝降壓,高血壓屬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者可一試。
痰濕型患者應多喝除濕湯茶
山楂荷葉茶:山楂50克,荷葉20~30克,放鍋中,加水1000毫升小火煮至300毫升左右,去渣加適量蜜糖飲用。山楂、荷葉均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血脂的作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兼身體肥胖者尤宜。
三寶茶:菊花6克,羅漢果6克,普洱茶6克共研粗末,用紗布袋包好放杯中沸水沖泡后飲之。“三高”患者可長期飲用。
氣虛型患者可喝參茶補氣升陽
人參生脈飲:人參5克(太子參或花旗參也可),五味子10克,麥冬15克)。氣虛者多陽氣不足,使用人參補氣,五味子收斂心氣,麥冬養陰以補充津液。
另外還可取適量沙參10克、西洋參5克和玉竹10克煲水飲,以達到補氣養陰、清熱去暑的目的。
身體虛弱的可取適量黨參15克、黃芪30克、山藥30克,加瘦肉煲湯喝。
夏季喜歡運動的患者,如果擔心在熱天血壓會升高,不妨利用早晨和傍晚的時間來進行鍛煉。這樣既不耽誤身體健康,也不會因為高溫而導致病情加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