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患者不宜妊娠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婦女妊娠后,體內循環血量明顯增加,至妊娠32~34周時,比孕前增加30%~45%。血流量增加,勢必使心臟負擔加重,若孕婦患有心臟病,就會誘發或加重心功能失調,甚至造成。有人統計,心臟病孕婦發生心衰者占40%,死亡者占15%。母體心衰,則胎兒供血不足,導致、、低體重兒、畸形兒等發生率增高。鑒于此,患心臟病的婦女要積極治療,待病情好轉后根據醫生意見決定是否妊娠。
病
高血壓病病程長,常有多臟器受損。若妊娠則隨著體內總循環血量的增加和孕婦功能的改變,勢必使血壓再升高,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心臟病、乃至腦中風的發生。同時,高血壓病婦女懷孕后可能發生一些妊娠并發癥,如胎盤老化、胎兒發育遲緩乃至、、妊娠高血壓等,由此而危及母嬰生命。
慢性
慢性腎炎者懷孕易誘發妊娠高血壓;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對胎兒也不利。由于腎性高血壓導致胎盤老化,影響母嬰物質交換,使胎兒發育不良,由此可發生流產、早產、死胎或死產;其次,腎臟病理改變隨著妊娠而加重,腎功能日漸減退乃至發生腎功能衰竭,還可能使胎盤血管發生病理改變,容易發生胎盤早剝。
貧血婦女懷孕后,隨著胎兒生長發育,會使母體營養缺乏,雪上加霜,加重貧血;同時,貧血孕婦妊娠高血壓、產褥期感染、妊娠心臟病等發病率高,由于子宮乏力所致發病率也高。貧血孕婦的胎兒各種營養不足、乏氧,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容易引起流產、早產、死胎、低體重兒或畸形兒的產生。
患肺結核的婦女妊娠后,肺工作量增加,不利于灶愈合,妊娠后孕婦新陳代謝增加,自身消耗大,再滿足胎兒發育,會造成母體營養負平衡,不利于結核病的康復;時用力屏氣和產后腹壓驟降,會使靜止的病灶復發。另外,結核病孕婦由于營養不足、抗癆藥的應用,可能會出現流產、早產、宮內死胎及畸形兒、先天聾啞兒。
傳染性肝炎活動期
妊娠對母體肝炎病情有影響。孕期糖代謝增加,肝臟負擔加重,如再有納差、或所致,肝臟病變易發展、惡化,尤其孕晚期容易發生急性肝壞死;肝炎孕婦妊娠高血壓發病率高;由于肝功不良,凝血機制障礙,分娩時容易造成產后大出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