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太太———家庭與事業的平衡木如何走?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如今,能在家里做個“全職太太”已成為許多時尚女性的新追求。在她們看來,能做全職太太無疑可表明三點:第一,生活富足,丈夫的錢已足夠養家糊口;第二,丈夫愛惜自己,不讓妻子再去為生計奔波;第三,夫妻恩愛,妻子心甘情愿將其全部時間都用于相夫教子。按理說,這種理想符合大多數女子的天性,無可厚非。不是說“愛情和婚姻是女人一生的事業嗎”?但令筆者擔憂的是,假如大多數女性都能實現這一理想,時間久了女子會不會因為沒有經濟收入而使其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降低,重新成為男性的附庸?
許多年來,女性圍繞著實質上是回家還是上班的問題,在這兩極之間搖來擺去,無所適從,一直都沒能找到一個圓滿的答案,尤其是對于那些事業心強的知識女性。一上班(或忙于事業),女性的價值似乎就得到了體現,男女就平等了;一回家(或賺錢主要以丈夫為主),女性的角色似乎就退回到家中,其價值就大打折扣。這似乎是個永難走出的困境。而“既要事業又要家庭”的回答,誰知道其中又包含了女性多少的辛酸和無奈呢?從前提倡婦女解放、男女平等都首先是主張女性走出家庭,與男性一樣有一份社會工作。似乎婦女解放、男女平等從來就以婦女是否走上社會為衡量的標準。
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此的理解倒是有了相當的進步,在工作的性質和工種的區分等方面都能充分考慮到女性的特點;在同一種工作中,遇到艱苦、危險的事,男性的紳士風度也表現得越來越多。然而,在多數家庭的家務勞動仍由妻子擔負的今天,人們怎么就沒有想到女性在同男性一樣在外工作、拚搏的同時,又比男性多擔負著一份家務勞動,如此長期肩負著雙重任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呢?從這個意義上講,女性實在是“撐了多半邊天”。
如此,包含了教育子女和輔佐丈夫在內的家務勞動就不應該被社會忽視,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擔負的任務也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尤其是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條件下,家庭所承擔的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早已不再是滿足了溫飽就能解決的問題。婦女原本就已“撐著半邊天”,發揮著她的自然職能和社會職能。如果承認男女平等是建立在尊重男性和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這一自然基礎上的話,那么家務勞動這一基于性別的自然分工就理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
據說在德國,做全職主婦是可以得到一份穩定收入的。什么時候,這一做法得以普及,家務勞動也被社會承認,被納為社會活動、社會工作的一部分,擔負這一工作的女性也能從社會上得到一份相應的、合理的報酬的話,也許很多女性就不至于在“家庭”和“事業”這塊平衡木上走得那么辛苦了。這樣,那些愿做“全職太太”的女性們就既可以滿足做賢妻良母的愿望,又不必擔心被人瞧不起和被欺負,如此,男女也就在最終意義上實現了平等。
許多年來,女性圍繞著實質上是回家還是上班的問題,在這兩極之間搖來擺去,無所適從,一直都沒能找到一個圓滿的答案,尤其是對于那些事業心強的知識女性。一上班(或忙于事業),女性的價值似乎就得到了體現,男女就平等了;一回家(或賺錢主要以丈夫為主),女性的角色似乎就退回到家中,其價值就大打折扣。這似乎是個永難走出的困境。而“既要事業又要家庭”的回答,誰知道其中又包含了女性多少的辛酸和無奈呢?從前提倡婦女解放、男女平等都首先是主張女性走出家庭,與男性一樣有一份社會工作。似乎婦女解放、男女平等從來就以婦女是否走上社會為衡量的標準。
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此的理解倒是有了相當的進步,在工作的性質和工種的區分等方面都能充分考慮到女性的特點;在同一種工作中,遇到艱苦、危險的事,男性的紳士風度也表現得越來越多。然而,在多數家庭的家務勞動仍由妻子擔負的今天,人們怎么就沒有想到女性在同男性一樣在外工作、拚搏的同時,又比男性多擔負著一份家務勞動,如此長期肩負著雙重任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呢?從這個意義上講,女性實在是“撐了多半邊天”。
如此,包含了教育子女和輔佐丈夫在內的家務勞動就不應該被社會忽視,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擔負的任務也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尤其是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條件下,家庭所承擔的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早已不再是滿足了溫飽就能解決的問題。婦女原本就已“撐著半邊天”,發揮著她的自然職能和社會職能。如果承認男女平等是建立在尊重男性和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這一自然基礎上的話,那么家務勞動這一基于性別的自然分工就理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
據說在德國,做全職主婦是可以得到一份穩定收入的。什么時候,這一做法得以普及,家務勞動也被社會承認,被納為社會活動、社會工作的一部分,擔負這一工作的女性也能從社會上得到一份相應的、合理的報酬的話,也許很多女性就不至于在“家庭”和“事業”這塊平衡木上走得那么辛苦了。這樣,那些愿做“全職太太”的女性們就既可以滿足做賢妻良母的愿望,又不必擔心被人瞧不起和被欺負,如此,男女也就在最終意義上實現了平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