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關注孩子學習,會增添孩子壓力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會比較叛逆,怎樣和孩子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掌握得當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和孩子溝通。那什么才是得當的方法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幾種比較好的溝通方式。
1.盡可能少關注學習,給孩子減壓
雖然一直比較關注孩子的學習,相反并沒有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不要總盯在孩子的學習上,必須要認識到孩子已經15歲了,他可以對很多事情持自己的觀念和看法,包括對自己的學習也一樣,不要認為家長每天緊盯著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績,事實上這些關注是徒勞無功的,越關注,孩子越反感,越從心里拒絕發奮學習。事實上已經是這樣。
孩子上了高中,學習有一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這個階段,孩子在學習方法,學習動力上出現問題時,家長根本沒有辦法解決。這時不要直面面對,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家長可以和老師進行全面溝通,在適當機會即使反饋給孩子。
少直面關注孩子的學習,盡管表面上不談學習,孩子也知道這是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
家長角色由純粹的監督者轉變為家庭教育顧問,可以緩解孩子在家庭里的從屬地位,提升孩子與父母平等溝通的地位。凡事不要和孩子頂著干,緩和青春期的對抗心理。
家庭氛圍出現松動,孩子帶著輕松的狀態去學習,一旦孩子帶著問題和父母溝通,就會讓孩子由被動服從轉變為主動的訴說。現在這個階段,讓他自己去。
2.和老師建立溝通
大一已經進行了半年,孩子出現的問題老師最清楚。不管是學習問題還是心理問題
同時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還要辯證地傾聽老師的聲音,傾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綜合老師的意見,以書信的形式傳達老師的建議和做父母的態度。
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的長處和缺點,把這些當做話題的出發點,在不經意間去引導。
3.給孩子寫信
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在孩子有悔悟的意識當口,坦誠自己的過失,表達父母的切切之意,孩子會理解。學中文的永遠不缺乏激情和語言的煽動能力。
4.關注孩子的話題(興趣)
對學習關注,對生活關愛。我們有一句話是“和孩子一同成長”,不惑之年的我們從意識、到知識、到意念都落伍了,向孩子學習是我們真正要做的事,否則,我們鉆不到孩子的內心去的,更得不到孩子的青睞的。
可以在孩子興趣點上,努力和孩子拉近距離,取得共同點。說白了是迂回戰略,做父母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
5.孩子父親的回應
父親這時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父親的一言九鼎會讓孩子深深的思量,把母親的辛苦和糾結傳遞過去,孩子會反思。讓做父親的加入到教育當中效果會更明顯。
6.交流從餐桌文化開始
可參照我最近博文‘在兒童期內要養成的餐桌文化’,一家三口從最輕松的話題,看似無意的閑聊,對準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從中開口。如果孩子在放松的時刻,有意識地然讓孩子幫助打下手,讓孩子從中更理解母親。
7.掌握溝通的技巧
傾聽,是溝通最好的“語言”。平等、認真地、一字不差地,放下手里的任何事情聽孩子把事情說完,然后把自己對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呈現給孩子,怎么做、做什么樣是孩子自身發揮的事情,傾聽的前提是尊重,就是說我們是平等的,孩子行為的對與錯,父母都要尊重,在這個前提下,非常誠懇地談自己的見解,就到此為止。這樣孩子的行為的結果還會和你商量,談孩子的經歷后的見解。
尊重,是溝通成功的秘密。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指責和打罵會使他們沒有一點自尊,他們已不是孩子了,特別是青春期的男孩,他們常常以男人的形象自居。
長期如此,孩子會變得沉默寡言,變得對現實失望,對家失望,變得不那么容易信任別人,開始孤獨,無奈,并且寂寞無時無刻伴隨著孩子,嚴重時心理會變異。沉默寡言的結果是對抗,不再聽進來自任何特定對象的進言,對于性格溫和的孩子會長久下去,一旦忍無可忍就會把前邊的積淀一起爆發,這時會變得像一個瘋子,心里會更加抵觸,那顆心會變硬。
了解孩子,相反卻由于家長一直都是擺道理,產生了負面情緒。
我們成人面對機械的、生硬的、大道理還距之千里、憎恨有加,我們被人灌輸是什么感受,況且我們成人心理成熟穩定,不容易會產生過激的行為,至多左耳進右耳出,在大腦片刻不停留就是了。
孩子的心理還有待發展中,我們必須用正確的方式輕輕觸動那顆稚嫩的心靈,要么說做父母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孩子想聽什么你才有可能改變他。孩子處于兒童期時,反抗能力不強,父母說什么就聽什么,當有反抗能力時就是另一個景象,這就是我一直強調在兒童前期是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養成獨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質。等到孩子大了,父母的影響力就越小,培養孩子從小開始,那是孩子是泥做的,現在已經變成了瓷娃娃。
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循循善誘去誘導,而不是強制。
學會接納孩子,心理學把接納視為溝通的先鋒。接納就是在跟孩子溝通時,注意接受、容納、解讀孩子傳達出的各種信息,然后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更妥當的回應。當需要說服孩子的時候,接納的語言表述是:“我很理解你現在的感受(委屈、傷心等)”;重復孩子說過的話表示接納;還可以用肢體語言和表情來接納。專家建議家長們要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想、行動的方向。要善于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的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8.完善你自己
實際上,以上這些都是在完善自己。還是我說的話——孩子是無辜的,父母更需要改變,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
謝謝你對我的信任,不知我說的是否言之有物,能不能起到作用。有啥問題我們在彼此溝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