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冬春皮膚瘙癢
時間:2024-10-1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舒舒服服泡完熱水沒多久,皮膚卻奇癢難忍,尤其以肋部、大腿內側皮膚更為明顯。仔細檢查,皮膚上并沒有任何疹子,只見皮膚干燥,皮膚萎縮變薄,有較多細碎皮屑脫落。有時到夜間睡眠時,遇到溫暖的被褥,瘙癢的情況又會再次出現。忍不住用手狠抓上一通,直到被抓破或疼痛,才能稍稍止癢。
這是冬季皮膚瘙癢癥。當身體受到寒冷天氣的刺激,人的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排泄活動大為降低,而皮膚里的水分散失較多,便會誘發皮膚瘙癢。
值得注意的是,瘙癢性皮膚病患者,可能認為只要止癢瘙癢并無大礙,往往忽視病因的治療,但這可能為未來的預后不良甚至更為嚴重的后果埋下禍根。有的病人為圖一時之快,以熱水燙洗或用力搔抓,其實質只是增加對皮膚的刺激而產生痛覺,從而遮蓋了癢感。當疼痛逐漸消失后,由于熱水燙洗或搔抓使皮膚抓痕累累,甚至會引起繼發感染。因為搔抓破壞了皮膚的保護層,可繼發感染,如毛囊炎等。因此這種做法往往不僅不能止癢,反而癢感更重,形成了惡性循環。
患者可根據病情選用含止癢劑的10%薄荷軟膏,較嚴重者可適當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進行治療,服用抗組胺藥(撲爾敏、息斯敏)和鎮靜安定藥。在醫生的指導下可取甘油28毫升,75%酒精14毫升,加入水至100毫升即可配制成外用藥,涂搽在瘙癢處。如刺癢較重,還可添加1%石灰酸溶液,以增加止癢的功效。另平時可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用外用中藥泡浸皮膚瘙癢處20-30分鐘,方法是:地膚子、蒼耳子、蛇床子、苦參各50克,放入紗布袋中,煎煮后,加水達到適當溫度即可。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分量很難掌握,切勿自行調配。
為避免再有瘙癢發生,防治的關鍵在于減輕皮膚的干燥。平時要做到,沐浴的水溫不要過高,洗澡不宜過勤。最好不要使用堿性肥皂,應選擇中性護膚浴皂。不要過分搓擦皮膚。可涂擦一些能潤滑皮膚的膏霜,如尿素霜等,也可以涂抹一些能防止水分蒸發的軟膏,如凡士林軟膏、無任何香料和顏料的雪花膏等。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松舒適,減少摩擦。
在飲食方面,可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因為該類食品既能產生熱量,抵御寒氣,有效防治皮膚干燥。不吃有過敏或刺激的食物,少喝濃茶、咖啡。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只要處理恰當,冬春季皮膚瘙癢癥很快就會自動消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