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識:雪天出行 保健注意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冬天下雪路滑摔跟頭是難免的,專家指出:摔傷部位多是踝、腕、肘、髖等關節。在以往摔傷的病人中中老年婦女和肥胖兒童居多,他們主要是由于天黑路滑摔倒后條件反射性地用手掌撐地造成尺、橈骨遠端骨折,嚴重者還需住院治療。因此,在雪天中,老太太和胖孩子要特別注意。
如果不幸摔倒而發生骨折,自己千萬不可亂動,應就近利用頭巾、書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到附近醫院拍片后讓醫生治療。切忌自己亂揉亂動。
上了年歲的老人、學齡前的小朋友、“挺著大肚子”的準媽媽,不僅行動不便,遇到緊急情況反應也比較慢。所以,這些人雪天也應該盡量不要出門。
如果確需出門,最好穿雪地防滑棉鞋、旅游鞋或球鞋,切記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而且應盡量在靠近便道的自行車道上行走,防止摔傷。
上下臺階時,要掌握好身體的重心,如果有護欄的話應盡量用手握緊,以保持身體平衡。
騎車上路多加小心
能見度差,影響最大的是機動車,但同在一條大路上騎自行車更得注意。
首先,出門之前先帶一塊干布,因為早上溫度低,加上濕度大,車座上可能會結上一層冰,如果不用布擦掉,褲子就成了抹布了。
第二,檢查一下自行車車閘靈不靈,夜里可能在車閘上結了冰,開始捏時不管用。 #p#副標題#e#
第三,騎車上路不要搶機動車道,一些自行車道沒有灑鹽水,仍然有結冰現象,但您還是應該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因為如果上了機動車道,由于能見度較低,一旦汽車出了事故,自行車也會受“連累”。
第四,目前還有不少地方的雪和冰沒有融化,所以在遇到有積雪的地面和凹凸不平的冰面時,最好下車推著走。
第五,車速不要太快,如果騎得過快容易看不清前面的路況和行人,有了緊急情況也來不及反應,所以還是以穩為主,不要搶行。
第六,如果騎車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定讓孩子坐好,別因為路滑或者車子不穩把孩子甩出去。
路面結冰專心開車
雪后路面結冰,駕車出行宜減速慢行,保持安全距離。萬一在雪地打滑,不可猛踩剎車,方向盤宜把穩,且立即換至空擋,車子便可穩住。
專心開車,隨時注意路況,以便根據情況做出適當反應。
不要猛打方向盤,不然會使正在行駛的車子偏離車道,導致翻車。開車時務必系安全帶。
天寒地凍注意御寒
隨著冬天的到來,人們也應該開始鍛煉著御寒。鍛煉御寒的方法就是用寒冷刺激身體,使自身適應寒冷的溫度,“冷水浴”和“冷水擦身”就是常用的辦法。
但用冷水浴或冷水擦身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身體較弱或大病初愈的人若進行的話很可能會引發疾病。所以不能直接用冷水刺激的人就只好“洗”“冷氣浴”了,這里的冷氣只是指冷空氣。日本人從小在冬天穿短褲短裙就是為了增強御寒能力,鍛煉身體。
把身體裸露在冷空氣中就是冷氣浴的方法,在睡覺前或起床時脫掉貼身內衣,全裸在冷空氣中一兩分鐘后馬上穿好衣服就收到了冷氣浴的功效了。
除了鍛煉御寒之外,多吃些御寒食物也可以增加身體的抗寒能力。牛羊肉、蝦米、海參、核桃肉、板栗、鰱魚肉、姜棗湯都是常見的有御寒功能的食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