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不受補,調調脾胃
時間:2024-10-21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受納運化(即大家常說的“吸收”)能力在養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外來營養物質要被身體吸收,必須經過脾胃這道關口:脾胃強壯,營養物質會被輸送到各臟腑,濡養全身;脾胃運化差,無論吃得多好,補得再多,身體也未必買賬,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虛不受補”。
脾主升、胃主降,同居中焦(身體上腹部位),為人體的“后天之本”。中醫認為,生命活動和健康的體魄均有賴于正常的脾胃功能。從職能上看,脾和胃的工作環環相扣、密不可分。胃有“太倉”之稱,接收吃進肚子里的水谷(食物),并向下傳導給大小腸;脾主運化,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并傳輸至全身,濡養四肢百骸。不難看出,脾胃功能正常,人體的消化吸收才能“圓滿”。若脾胃功能不健全,吸收、傳輸作用受到影響,人就會出現腹脹、飲食積滯、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問題。
民間素有“冬令進補”的習俗,為了達到最大的補益功效,此時最好將脾胃功能調理到理想狀態,為身體打好底子。這里給大家推薦兩個日常健脾養胃的方法。
吃溫性食物。脾胃喜溫惡寒,日常飲食要多吃一些溫性食物,比如羊肉、糯米、韭菜、南瓜、香菜、生姜、大棗等,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同時,吃飯要細嚼慢咽,七分飽為宜,以減輕脾胃的消化負擔。脾胃差的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理中丸、健脾丸、小建中顆粒等中成藥調理。
揉揉腹。揉腹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能促進氣血運化。飯后可用掌心輕柔地按摩腹部100次左右。還可取腹部的神闕和氣海兩穴進行按揉,有條件的情況下,艾灸15分鐘左右效果更好?!?/p>
標簽:
- 上一篇 酉時,藏好精氣
- 下一篇 養生茶喝錯也傷身!怎樣喝才能真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