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壓與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遺傳基因;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對具有升壓作用的血管緊張素十分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腎臟損害,而腎臟受損害后可使血壓升高;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損,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壓。
日前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接診了一位65歲的老年女性患者。該患者有4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但對于自己的血糖卻不曾關注,以至于血糖已發展到高達正常人的3倍卻仍不自知,險些釀成大禍。
患者葛大娘,今年65歲,家住我市寶坻區。40年前葛大娘就患上了高血壓,最高的時候達到高壓240毫米汞柱、低壓120毫米汞柱,一直服用降壓藥物,血壓值在基本正常的范圍內。 今年4月份以來,葛大娘經常感覺心前區疼痛、發脹、出汗,并且向后背和兩臂擴張,尤其是干活或者運動后尤其明顯。
5月初,葛大娘住進了泰心醫院心內二科病區。醫生認為葛大娘患有冠心病的可能性極大,經檢查發現,她不僅血壓高,而且血脂、血糖指標也很高,其中餐后血糖高達19.8mmol/l,比正常范圍高出近3倍。看到這樣的指標,葛大娘自己也被嚇了一跳,原本以為自己只是高血壓,現在才知道已經得了嚴重的糖尿病。
泰心醫院內二科主任醫師張健為其實施了冠脈造影,發現嚴重三支病變,各血管都有彌漫性狹窄,其中右冠狀動脈幾乎完全閉塞,張健在其右冠狀動脈內置入了一枚支架,使其血流恢復了通暢從而緩解了心前區疼痛的癥狀。經過兩天的恢復,葛大娘順利出院,并且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壓、降糖的藥物,定期關注自己的血壓、血糖等指標。
張健介紹,葛大娘本來只是高血壓患者,但是并沒有注意血糖變化,最后發展成了嚴重的糖尿病還渾然不知,這樣的患者屢見不鮮。張健指出,高血壓與糖尿病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這兩種疾病又稱為同源性疾病,60歲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壓的同時還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而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老年疾病。
為了早期預防、干預并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險因素,使患者免受冠心病的危害,泰心醫院自2008年開設代謝性心血管病科,至今已經接診了千余名患者,對這些冠心病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干預,達到對冠心病早預防、早治療的目的。代謝性心血管病科主任黃樹人提醒冠心病高危人群以下注意事項:
1、適量運動
2、保持適當體重,避免肥胖,特別要注意腹部減肥,并提高糖耐量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較大的情緒波動
4、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少吃腌制食品和咸菜
5、控制動物脂肪及植物脂肪射入總量
6、多吃優質蛋白,如豆腐、豆漿和海產品,但痛風患者要少吃,以免發生關節疼痛
7、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注意勞逸結合
8、控制高血壓,以免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 每年定期到醫院檢查血糖、血脂和尿酸,有肥胖或超重,特別是血壓、血脂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風險者,更應該注意,如空腹血糖≥5.6mmol/L(毫摩爾每升),應做葡萄糖耐量試驗,以早期篩查糖尿病、糖耐量異常或空腹血糖受損。這樣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防止發展成為糖尿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