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困擾白領女性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亞健康現象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目前有約70%的人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亞健康狀態,或者有著亞健康的體驗。廣東省醫學會亞健康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吳賽珠介紹,在我國40歲以上的白領階層中,由于負荷過重,引起慢性疲勞、情緒不穩和代謝異常的情況比較突出。
這類人群對于亞健康的態度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挺著。對亞健康不以為然,或者是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去管它,使得亞健康成為隱形殺手,這類人群對自身的危害最大,因為他們強忍著癥狀使亞健康很容易轉化為疾病。此情況多見于中年人特別是男性,如公務員、公司管理人員、教師、編輯等。另一類人是瞎忙乎,這群人忙著在身上找不舒服的癥狀,最常見的如慢性疼痛、頭昏、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各種癥狀等,他們會自己分析病情,打聽治療所用的藥,并胡亂進補。這類人女性多于男性。
廣州軍區空后醫院亞健康科主任孫安莉認為,引起亞健康狀態的原因很多,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習慣等都可以造成亞健康。以下就三個女性典型的亞健康的癥狀談談如何進行調理和預防。
慢性疲勞綜合癥
白領女性最常說的一個字,恐怕就是“累”了。無論上班還是下班,她們都會覺得很辛苦,無精打采,沒有充沛的精力。為什么總會覺得疲勞呢?這是由于體力或腦力勞動時間過久或強度過大,體內組織器官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供應不足,代謝廢物乳酸等積蓄增多,進入大腦組織,使人產生疲勞感。
對策:發現自己總是處于疲勞的狀態,做事精神不集中,此時就不要硬撐著,應該對自己的飲食與睡眠狀況進行一次檢查與必要的調整。排除了疾病引起的易疲勞者,應該對自己的飲食與睡眠情況進行一次自查。因為與睡眠不佳均容易引起疲勞。因此,應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改善自己的睡眠。有些女性覺得自己失眠、臉色不好,認為是的結果。開始尋求各種品進行補鐵。其實補鐵過多也有危害。長期過量攝入含鐵食物或使用鐵劑補血,使體內貯存鐵增加,結果引起慢性,表現為皮膚色素沉著,呈棕黑色、灰暗,出現,還會造成心律不齊、心電圖的改變等。
醫學認為科學的食療采用的原則是:根據體檢結果選擇食物,“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先排毒后進補,調理平衡最重要。
失調
有專家認為,引起中年人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激素不平衡。最明顯的表現為女性內分泌的紊亂,月經失調。一部分女性的月經期延長,而另一部分女性未進入更年期,月經卻提前結束。
由于月經受卵巢分泌的激素的調節,所以月經的改變能夠反映出卵巢的功能的變化。如內分泌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在臨床上可表現為月經量減少,月經呈咖啡色,日期總向后推遲超過7天以上等。而另一些人的月經量過多,可造成貧血。這些都說明了卵巢功能出現問題。30-40歲的白領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壓力都很大,人際關系有時也容易出現矛盾。內外的壓力常使她們處于抑郁狀態,影響其神經內分泌的功能,使雌激素相對偏低而提前出現更年期癥狀。
對策:女性經期要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脹痛、輕度、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郁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出現,應盡早找醫生找出原因,進行治療。
女性在月經期要特別注意衛生,預防感染。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之物。月經量少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等,忌食生冷瓜果,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心理不平衡
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工作經驗,別人為什么能升職、加薪,自己還是一個平頭百姓?相信很多在職場拼殺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不平衡,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和宣泄,人的心態就會出現問題和紊亂。
對策: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公平情況,當自己感到壓抑、焦慮時,向親朋好友傾訴或許能得到幫助。若找不到溝通的渠道時,就有必要去找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咨詢師來幫助處理復雜的心理問題。有些人以為精神病或大腦出了問題才需要心理咨詢。其實,對于因為某些刺激而引起的心理緊張,或感覺身體或者情緒受到困擾都可以找心理醫生咨詢,如各種情緒障礙,焦慮、恐懼、悲觀、抑郁等;有長期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即對治療不滿或喪失信心者;因家庭、社會矛盾而自己無法調整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