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別輕視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寒冷的天氣讓很多人又開始了惱人的關節疼痛,穿著短裙的愛美女士,運動過度的大小伙子,尤其是膝關節退化的中老年,不得不面對整個冬季甚至更久的疼痛和行動不便。基于對骨骼關節病患者健康的關注,強生Depuy于2010年年初舉辦了“骨動中國”項目,歷經北京、上海、重慶各地,重返京城,舉辦深度關愛膝關節媒體日活動。
醫院骨科專家介紹說,關節炎是從幼兒到老年人均可罹患的一大類疾病,關節炎輕者可引起關節的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重者關節畸形、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會自然損耗而退化。但是一些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會加速關節的磨損與傷害。如過量的下肢活動,例如爬山、跑步、上落樓梯、蹲下等等,若負重太多都會增加膝關節的磨損,使退化加速。
除了老年人易患關節炎之外,女性比男性罹患關節炎的比例更高;身體過重,如肥胖,會增加膝關節的負荷,從而關節磨損得越快;關節損傷和運動過度的人更容易得關節炎;另外,有關節損傷史的人,有家族史者更易發生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的日常護理
1. 及時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減少負重,注意防止對膝關節的進一步磨損,避免長時間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避免跌打扭傷;
2. 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 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p#副標題#e#
4. 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后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 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加以克服。
6. 膝關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冷、潮濕的刺激。
7. 身體過于肥胖者應減輕體重,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必要時可選擇使用拐杖幫助分擔雙膝負重。
8. 有條件的話可以經常游泳,因為游泳時身體和地面基本平行,全身關節肌肉都能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得到很好的放松,還能使心肺功能得到提高,但游泳時應注意水溫要適宜,運動強度也不要超過身體可承受的水平。
9.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10. 對中老年女性要配合對骨質疏松的防治。
但是如果已經發生了關節炎,必須就醫治療,教授介紹說,如果是輕度關節炎可以服用一些止痛劑,或通過關節腔注射的方式來緩解。如果一旦發展到重度關節炎,則需要考慮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病情如果已經發展到關節結構發生改變,單純使用藥物治療是不明智的,因為藥物只能部分緩解疼痛癥狀,而不能改變關節結構的變化。人工關節置換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矯正畸形、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人工關節是人們為挽救已失去功能的關節而設計的一種人工器官,在各種人工器官,人工關節的療效是最好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