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激發的渴望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我們常說,物以稀為貴,這并不僅僅限于那些奢華的品牌轎車、豪宅地皮、鉆石珠寶……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這樣的真理。將這種稀缺性的價值拓展到我們的生活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的啟發。或許這會成為我們今后意想不到的資本。
本來,從經濟學產生的目的來看,它是要達到人類社會的利益增進的。但是自從新古典經濟學成為主流經濟學之后,主流經濟學甚至連古典經濟學所考慮的通過專業化分工提高生產力來相對減少資源稀缺性的問題都拋棄了,把關注的核心放在資源配置上面,并把資源配置絕對化為經濟學本身的目標。而實際上,資源配置僅僅是達到社會最優化的一個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促進人類幸福。新古典經濟學似乎忘記資源配置僅僅是達到人類幸福的初級手段。
從根本上講,如果人類欲望無限擴展,資源稀缺性問題不可能解決,即使有專業化分工提高生產力相對資源稀缺性。那么在人類無限的欲望不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有兩個問題是顯然的。一是人類內部為了爭奪資源,而發生各種戰爭等,導致人本身的生命都可能不保,還談何幸福、效用。二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其欲望擴展的速度必須有一個適當控制,從而才能夠從根本上使得欲望與資源能力相配比,從而達到人類的根本和平與幸福。
因此,真正的經濟學,作為研究人類社會經濟生活兩難沖突權衡折中的學問,必須要研究欲望與資源之間的兩難沖突之間的權衡折中。這可能應該是最抽象,但也最具體的兩難沖突之間的權衡折中。現代經濟學總是把欲望偏好關系看成既定,沒有想到從欲望管理學出發,“兩頭抓”,一方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一方面適當抑制欲望,研究人對自身的欲望進行管理,對自身欲望進行選擇,對自身欲望本身進行決策,對自身的效用函數的形式本身進行選擇,從而使得人自身與環境資源,與社會,與他人,都有一個合理良性的相互關系,從而真正達到逍遙自在的境界。新古典經濟學通過把經濟學定義為“研究資源有效配置的學問”,完全把經濟學真正的研究目的忽略了,也把經濟學的各種研究路徑給屏敝了。
這樣看來,稀缺性不僅能夠激發我們的渴望,而且讓我們的渴望在獲得滿足時得到了更多的快樂。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讓參與人員來品嘗曲奇餅,不同的是,研究者給其中一半的參與人員提供的是滿罐曲奇餅,并讓他們從中選取一塊;而給另一半人提供的是只有兩片曲奇餅的罐子。最后的調查結果顯示,后者獲得的快樂感和愉悅感更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