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因喝酒致四百九十萬人死亡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喝酒,其實不是一件壞事情,但是過度喝酒就是一件非常損害身體健康的事情,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喝酒而死亡的人高達四百九四百萬。
近日,有媒體報道,全球每年因喝酒造成490萬人死亡。在1990年-2010年這20年間,喝酒在疾病風險中的排名由第6位上升到第3位,僅次于高血壓和吸煙,可見喝酒對人體的傷害是極大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酒成了餐桌上離不開的飲品,不管是求人辦事,還是增進朋友之間的情感,我們都需要酒的催化作用,來拉近人與人的關系。但是喝酒傷身,甚至會引起疾病,甚至導致死亡。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表明,單從軀體角度來講,喝酒會導致64種疾病和傷害,如口腔癌、高血壓、心力衰竭、腦出血、肝損害、出生缺陷、末梢神經炎、消化系統疾病等。而且,喝酒還可以導致嚴重的社會和心理功能損害,如交通傷害、意外傷害、家庭暴力、虐待兒童、自殺、犯罪、嚴重人際關系沖突、失業失學、休工休學、抑郁、酒精濫用、酒精依賴等。
目前,我國喝酒量呈上升趨勢,國內有一項對15.9萬人喝酒調查數據表明,男性喝酒率為39.6%,女性喝酒率為4.5%。而且,還有數據表明,我國的15歲以上的人均喝酒量在1978年為2.5升,2009年為4.88升,現在估計是5升以上。
面對著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日常喝酒時要如何去減輕酒精對人體的傷害呢?
1、不能空腹喝酒
喝酒前應該適量吃些食物,不要空腹喝酒,以減少酒精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作用以及對肝臟的傷害,可吃些含營養豐富的蛋白質食物如豆腐、牛奶、動物肝臟來墊胃。
2、感冒不能喝酒
感冒時喝酒會加重病情。因為感冒病人,尤其是嚴重者大多伴有發熱癥狀,通常要服用退燒藥,一般多是撲熱息痛。一旦飲用了白酒、烈性酒,兩者產生的代謝物對肝臟將產生嚴重損害,直到完全壞死。
3、肝病患者不能喝酒
患有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應絕對禁酒,避免酒精加重病情。
4、喝酒時不能吃熏臘食物
喝酒時,不能吃咸魚、香腸、臘肉等熏臘食品,這些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癥。
5、喝酒后不能洗澡
人喝酒后體內貯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時會被體力活動消耗掉,會導致血糖含量減少,使體溫急劇下降,并且酒精抑制了肝臟正常的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貯存的恢復,嚴重會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6、酒后不能喝茶
人喝酒后80%的酒精由肝臟將其逐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解酒作用。這種分解作用一般需2—4個小時,如果酒后立即飲茶,會使酒中的乙醛通過腎臟迅速排出體外,而使腎臟受到損傷,從而降低腎臟功能。
適當喝酒是可以的,但是各位朋友要記得:小飲怡情,大飲傷身。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盡量不要和別人拼酒,點到為止即可。
標簽: